
https://twitter.com/chen2rong2/status/1549798535037562880 https://twitter.com/chen2rong2/status/1545088052854267904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开启了 Web2 时代,那么个人 Web 节点会开启 Web3 时代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在 Elastos 的架构中,个人网络节点运行于树莓派个人服务器、亦可由亚马逊 AWS 虚拟服务器托管,也可以由 Elastos 矿工运行 Hive 个人云存储托管。这些个人云计算能力运行在去中心化的网络节点上,也就是 DWN 上。用户如果不想自己操劳,可以与后端服务提供商签约,每月可能 5 美元或更少,仅此而已。
当客户端设备离线时,网络上必须有地方保存瞬态数据。Web2 时代,类似微博、公众号等用户创作的数据集中保存在几个垄断性社交网络平台上。Web3 时代,去中心化的网络节点 DWN、IPFS 存储的矿工们承担起为用户内容提供中继、传播的服务。
Web3 的关键是用户自己保管数据,这是用户拥有数据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用户必须有一个全天候存储数据的地方,这样其他人才能找到我们并进行交易。个人网络节点是 Web3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WN 与 IPFS 组成去中心化的 CDN 内容交付网络,负责存储和传播加密之后的用户数据副本,并非用户存储主本的地方。当然,以防万一,用户也可以签约多个 Web3 DWN 服务提供商,这样就可以避免单点故障的影响。
在 Web3 中,区块链只是构建新网络的组件之一,个人网络节点无疑是另一个构建模块。如果树莓派硬件盒子实验被证明是成功的,那么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将家庭路由器变成 Web3 节点,而不会产生额外的硬件成本。
需要区分的是,去中心化网络节点 (DWN) 与个人网络节点不一样。DWN 是 Web3 网络的一部分, 更像 CDN (内容分发网络)。从概念上讲,DWN 并不是真正的 Web3 节点。用户看到的网站是网络节点,用户看不到的是网络。新的网络应该是包容的,就像 Web2 包含 Web1 一样,Web3 必须同时包含 Web1 和 Web2。
Web3 是让用户拥有数据,这是现在的共识。
最近还有人声称 Web5 = Web2 + Web3。因此 Web5 必须包含个人网络节点,这是 Web3 独有的。然而大多数的 Web5 倡导者似乎忘记了个人拥有数据的前提是个人储存数据。
在近期出现的 Web5 探讨中,还提出了一个鲜明观点,DWN 并非任何区块链的一部分。比如,没有去中心化的 CDN 来传送电影,我们就无法拥有一个新的 Web3 网络,毕竟区块链传不了电影。这点倒是挺重要的,就像特斯拉汽车必须有电池,但电池并非特斯拉汽车,区块链只是 Web3 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件。
笔者认为,拥有自己的数据其实必须要有两个先决条件:
1. 我们必须有一个自主可控的数据空间来存储和处理自己的主本数据文件。个人藏画一般存放在家里,而不是放在古玩交易市场的画廊里。数字藏品亦然,这点往往被 IPFS 拥趸们有意无意的回避了。
2. 第三方应用 Apps/dApps 不能通过打开 TCP/IP 套接字并在未经我们允许的情况下将其发送任何地方来窃取数据。这点基本被几乎所有谈及 Web3 的媒体集体忽略了。
设想一下,在用户数据偷窃横行的互联网上,随便哪个应用都可以将其处理的数据上传给 App 软件开发商或者黑客任意指定的地址,营造个人拥有数据主权的 Web3 不啻为海市蜃楼。
大家是否想过,50年前互联网年前的设计有最根本的弊端——偷数据并非设计纰漏,而是设计本身如此。Web 的发明人 Tim Berners-Lee 也公开声明自己设计的 Web 已经背离了他的 设计初衷,下海创业参与新 Web 的建设。
笔者认为,只有实现一个 Web3 操作系统才可以保证上述两个条件的实现。例如,当你登录 Elastos Essentials,默认情况下,每个人都会获得一个数据的存储与计算空间。

大家回顾一下自己用的 PC 体验,登录之后你就有了自己的数据的存储与计算空间。之后你启动的应用程序都分别运行于操作系统指定的不同沙箱了,一个软件崩溃了不会影响其他软件的运行。不论同一用户的应用还是不同用户的应用,操作系统还负责本地 PC 上运行的所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应用开发商不可能把用户数据保存在本地 PC 的另一块硬盘空间,这点由 PC 操作系统保障。
自从有了互联网,从来没有网络操作系统保驾护航。应用开发商不可能把用户数据从 PC 的一块硬盘存入另一块硬盘,但可以把数据送到网络上任何地方。前者由操作系统保证 PC 应用开发商不能做坏事,后者在于网络应用开发商说:自己不会做坏事。记得这话谁说的不?提示:谷歌,信不信由你。其他众多网络应用开发商,普天之下,偷数据才有了大数据产业。
Web3 网络节点和互联网 IP 节点属于两个不同层面。Web3 网络是为普通人服务的,而互联网是基础设施网络,这是两回事儿。人们通过手机进行社交。AT&T 和 Verizon 是运营商网络。VoIP、VoLTE 等就是在互联网上搭建二层运营商网络的成功范例。
Web3 是让人们通过去中心化的运营商共享/交易数据,Web3 的关键是让用户拥有数据。对于习惯中心化存储的人,也有中心化的运营商。新型 Web3 运营商介于两者之间,由 DAO 运营。在 Elastos Smartweb 的设计中,移动互联网 Web2 的智能手机被软件定义的个人云计算 (PC2, 即 Pesonal Cloud Compute) 取代,与虚拟家庭服务器对接;去中心化的运营商有点像 AT&T 被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 DAO 取代。

Elastos 区块链将服务于 Smartweb 诸多去中心化运营商,例如发放 ID,就像其他电信运营商一样,但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通信是点对点的,也通过使用区块链的加密密钥进行端到端加密。用户授权 (类似拨号、登录) 指定通讯对方节点,这时应用开发商、黑客等偷数据回到其云服务器的路径不存在,也就极大限制其作恶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Web3 的基本模型就是去中心化电讯运营商,简单易懂。大象无形,大乐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