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在亦来云中文社区“亦见 Web3 四周年”线上分享会上,第二届 CR 委员 Mark Xing 受邀与社区小伙伴做了分享。Mark Xing 先生表示,与亦来云的合作是长远的,希望利用资本与技术和亦来云生态紧密结合,在未来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以下是 Mark Xing 先生分享的详细内容。

大家好,我是 Mark,六鹰资本的管理合伙人,也是比特大学的联合创始人。这次作为 CR 新委员,和大家聊聊亦来云在 Web 3.0 中的机遇。今年 Web 3.0 又被热炒了几次,但对于我们这些老游击队员,还是需要抛开浮躁看本质。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Web 1.0 到 Web 3.0 的定义。
Web 1.0 是基于信息内容传递的单向模式。它起源于互联网早期,普通互联网用户的接入带宽只有56K,只能用互联网发邮件,看 Yahoo 新闻。用户是一个被动接收者,当然你还是可以选择不接收,或者只接收某些网站的信息。互联网早期还是颇具自由分享精神的。
Web 2.0 是可以双向互动的应用网络模式。当个人用户百兆接入是标配时,还有 LTE 和 Wi-Fi 的普及,智能手机也让网络应用无处不在。用户在网络上进行各种互动。随着用户对应用网络的依赖与日俱增,而网络本身却越来越中心化和寡头化。用户以自己数据信息为代价,换来免费的服务,最终转化成不可逃离的付费服务。很多互联网老兵慨叹“互联网精神已死!”
Web 3.0 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交换网络,用户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应用可以使用用户的数据,但看不到这些数据,并为之付费。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可以被按时按量的组合使用。网络连接自由,不会被接入服务者裹挟。人与人(P2P),机器与机器(M2M)之间将价值相互传递和交易,而这一切可以是无感的。
其实与陈榕老师算是偶遇,他是老微软人,刚好我们都住在 Redmond。2018年我在西雅图组织了 Techstar 的创业周末活动,主题是区块链,当时韩峰老师还来参加了,我非常赞同陈榕老师的一个观点,就是凡事要注重细节,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是计算机互联网,而 Web 3.0是互联网计算机或者叫区块链下的价值应用网络计算机。
亦来云是目前唯一的,具备操作系统思维的区块链操作系统,简单的说一下,我们在价值互联网的 Web 3.0中,需要交换价值,计算机理论里,一个应用是无法信任另一个应用的也就是说 BTC 无法信任 ETH,他们是两个应用。但是亦来云不是一个简单的应用,亦来云的视角是区块链操作系统,那么,任何的应用都是信任操作系统的,这也是我看好亦来云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亦来云的定位清晰。
那么,我们来简单的说说未来的机会吧。我们必须为 Web 3.0 做一个准备,就是把一切网络资源都 Token 化,我叫它为区块链化的资源网络,万向的肖风老师对这个表述表示赞同。既然,Web 3.0是面向个人的价值网络,那就要明确对应价值是什么。我通常把个人设备上产生的价值归为4类,计算,存储,数据和网络。这4类资源价值构成了互联网应用。
而区块链的特性是构建陌生人之间的可信记账,通过区块链可解决个人设备资源公平记账的底层问题。也就是说把每个设备的计算,存储,数据和网络资源进行 Token 化,实现即用即付。这可以减少网络资源浪费,也让付出的用户得到对应价值,通过激发用户对自身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达成价值互联网的供需关系平衡。Web 3.0是每一个节点构成的生态,必须是开放包容的,不排他的。
在上述4类资源被 Token 化时,数据资源还是可以被复制和转移的,这对个人用户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个人用户数据外流,轻则利益受损,重则危及安全。隐私计算在近年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通过沙箱计算,联邦学习,多方计算和零知识证明;可以做到用户数据可用不可见。但是,当前的众多隐私计算都还未延伸到个人设备,从数据产生的个人设备到隐私计算环境链路中,还是存在数据外泄的风险,也很难验证个人数据的真实性。我认为隐私计算将逐渐靠近数据源头的个人设备上。
在数据起源的个人设备上完成隐私计算,就遇到一个问题。用谁家的隐私计算?最好的方法就是谁家的都用,那么用户就需要一个面向自己数据的区块链数据库,而各家隐私计算服务商都是使用者。在计算机世界里,普遍的认知是:一个应用是无法信任另一个应用的。但应用默认信任操作系统。构建一个面向个人数据的可信环境操作系统就非常重要了。在中国受芯片技术卡脖子的情况下,通过操作系统来构建可信计算环境是一个有效途径。这里我提到的可信计算环境,就包含亦来云。需要指出一个问题,未来所有的经济都是节点经济,但是现在每一个节点都是自成一体的节点,是不开放的,而且缺乏鲁棒性。简单的说人话就是,你家里的任何设备都可以成为节点,不需要特别的硬件,可以参与各种任务,简单,易用,这叫具备鲁棒性。
所以,在之前的一次 CR 投票里,我没有支持那个亦来云节点,因为它太贵了,300美元的小盒子,我宁愿用家里的旧 iPhone,我希望亦来云能够在更多的小设备上运行。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是,这个月,我和陈榕老师达成口头协议,我们基金在中国的区块链项目中,有300万个已入户的家庭节点,我们将会允许这300万个家庭节点,运行亦来云系统和相关的 dApp,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百万级的节点参与共识.。
我计划在9月返回中国,和亦来云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对接,希望能有更多的 dApp 在这些节点上运行,我们基金与亦来云的合作是长远的,我们会利用资本与技术和亦来云生态紧密结合,我相信,能够在未来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大家如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我的联系方式在 CR 网站上。
*注:
鲁棒是 Robust 的音译,也就是健壮和强壮的意思。它也是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能力。比如说,计算机软件在输入错误、磁盘故障、网络过载或有意攻击情况下,能否不死机、不崩溃,就是该软件的鲁棒性。所谓“鲁棒性”,也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其它某些性能的特性。